上海车展趋势洞察 | 智能化竞争下半场,“用户需求”成为突围密码
发布时间:2025-04-25
用户不再为功能堆砌与超前宣传买单,而是更加追求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场景贴近生活的辅助驾驶体验。
2025上海国际车展大幕已启,全球近千家车企、汽车科技与供应链企业齐聚国家会展中心,首发新车与尖端技术集中亮相,勾勒出一幅逐步具象化的未来交通图景。当参观者的目光掠过一个又一个展区,这场行业盛宴背后更深刻的命题也随之浮现:全球汽车行业竞争已经大步迈入智能化下半场,在技术栈收敛、头部企业瓜分流量红利的当下,如何跑出差异化发展路径,打赢新时代的突围之战?
几何伙伴认为,越是在这种趋势下,越要坚持做正确的事——以“集智提效”为核心理念深耕技术,通过技术革新与高水准质量管理,为主机厂提供从研发到量产的全栈赋能方案,助力其在智能化赛道上跑出领先身位。
用户需求精准狙击:
从“功能内卷”到“体验革新”
当前辅助驾驶要走向规模化普及,最亟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答案或许藏在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中。国际咨询巨头麦肯锡发布的《2024年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指出,中国用户对城际/城区辅助驾驶、辅助泊车功能的重视程度均有同比提升,但与之形成对比的则是,消费者为辅助驾驶功能付费的意愿同比下降了8%,且降幅在一线城市受访者中更为明显。这一矛盾揭示了一个重要趋势:用户不再为功能堆砌与超前宣传买单,而是更加追求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场景贴近生活的辅助驾驶体验。
这股风向,在本届上海车展中已现端倪,更与几何伙伴“智行安达”的解题思路不谋而合:让更多用户享受到安全舒适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正是几何伙伴长期以来精进技术的导向。基于“视觉+4D毫米波成像雷达”多模态融合感知技术与端到端算法架构,几何伙伴打造出一套全栈自主研发的行泊一体软硬件集成辅助驾驶系统(以下简称“G-PAL 3.0系统”),瞄准城市出行核心场景,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安全性更强、体验更优、性价比更高的辅助驾驶服务。
▲ G-PAL 3.0系统阴雨天气实车表现
注:所有功能演示都由专业人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拍摄,
请勿随意模仿。
针对城市出行人群刚需,G-PAL 3.0系统的异构融合感知方案成功突破了传统感知方案在夜晚、强光等极端场景的感知识别瓶颈,具备更强全天时全天候性能表现。借由视觉提供的丰富纹理与色彩信息,以及4D成像雷达优越的测速测距与高度感知能力,G-PAL 3.0系统的感知精度和鲁棒性得到了充分保障。通过端到端算法的拟人思考决策,即便在雨雪雾霾等恶劣驾驶条件下依然表现可靠。
另一方面,通过软硬件深度复用,以及灵活的系统架构设计,G-PAL 3.0系统在整体方案成本上具备更加亮眼的优势。凭借“不堆料”的系统能力,这套系统在中算力平台上也能够实现高水准性能体验,为主机厂提供更具性价比的方案选择。
自主可控,稳定交付:
筑牢全链安全基石
在辅助驾驶走向大众生活的过程中,稳定的量产交付能力也是市场竞争力的核心维度。基于高度协同的软硬件技术能力,几何伙伴对内构建起完整的品控体系,从立项到生产的每个环节均严格把关,以质求胜;对外可交付从感知到决策控制全链路的技术解决方案,更通过模块化设计、云端平台、HIL&SIL工具链等创新技术手段,实现按需定制的“菜单式交付”,为客户提供更灵活、更高效的精准价值赋能。
伴随着当下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增加,科技博弈随之加剧,行业面临着更加现实的供应链安全问题。对此,几何伙伴以全栈自研能力构建技术护城河,确保了软硬件核心的100%自主可控;同时,几何伙伴积极推进主流芯片在G-PAL 3.0系统平台的部署适配,可支持搭载地平线J6系列、华为MDC、英伟达Orin系列等多个芯片类型,全力构建更加稳定的供应链生态,为辅助驾驶量产普及打造值得信赖的安全基石。
聚光灯下,车展的喧嚣或许会暂告一段落,但汽车产业的智能化浪潮注定奔涌向前。几何伙伴始终坚信,真正的品牌价值必定以长期主义铸就,未来,几何伙伴也将继续坚定以创新能力深耕技术,推动行业持续进化,加速迈向安全普惠的智能出行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