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智驾之年,几何伙伴端到端无图城市NOA来了!
发布时间:2025-04-10
城市NOA功能如何在安全体验升级的同时实现成本下探,将成为区分主机厂及供应商能力水平的一道“分水岭”。
城市NOA规模化上车,已成大势。佐思汽研发布的2024年中国乘用车城市NOA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0月,自主品牌城市NOA销量渗透率已经由2023年的3.9%增长至9.1%。市场竞争从“人无我有”向“人有我优”加速迈进,是否搭载以城市NOA为代表的高阶智驾功能,正逐渐成为影响消费者购车决策的重要因素。
城市NOA的可用性涉及众多复杂场景,如路口多车博弈、无保护左右转、窄道通行、U-turn、弱势交通参与者交互等,对智驾系统的体验性能及安全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同时,随着高阶智驾进入快速普及期,城市NOA功能如何在安全体验升级的同时实现成本下探,无疑成为区分主机厂及供应商能力水平的一道“分水岭”。
如今,通过算法模型与软硬件的深度优化,以及全天时、全天候数据的进一步积累,几何伙伴行泊一体高阶智能驾驶3.0系统(下文简称为“G-PAL 3.0系统”)再迎进化:解锁“高性能、真无图”的端到端L2+城市NOA功能。该套系统基于几何伙伴自研中高算力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平台(支持地平线J6系列、华为MDC、英伟达Orin系列等芯片),应用跨模态端到端算法大模型,以及“视觉+4D毫米波成像雷达”异构信息融合感知,打造出极具性价比的系统方案,将大力推动高阶智驾走向标配。
通勤无难事
全天候端到端城市NOA刷新智驾体验
面向城区路况,智驾系统的场景理解、交互博弈任务都更为繁重和复杂,同时传感器数量和种类的增多及计算任务量的增大,也意味着更大带宽的数据流及更低的传输延迟需求。因此,是否具备拟人决策和安全冗余能力,以及稳定、可靠、高效的运行方式,将成为评判智驾系统的重要标准。
G-PAL 3.0系统采用分段式端到端大模型架构,传感器标配11V5R(其中“R”全系升级为4D毫米波成像雷达,下文简称为“4D成像雷达”),并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搭配。作为业界首款支持5个4D成像雷达的高阶智驾方案,该套系统不依赖激光雷达即可实现城市NOA功能,整体成本更加可控。
通过多传感器融合,G-PAL 3.0系统在空间维度上实现了360°双重冗余无盲区的全方位感知覆盖,可探测近达0.2m内、远达350米以上的障碍物,能够实时捕捉并处理道路环境信息,同时深度学习模拟人类驾驶习惯,轻松应对城市路口通行、主辅路汇入驶出、避障绕行等日常通勤场景,打造更加高效可靠安全的城市出行体验。
G-PAL 3.0系统城市NOA应用场景
复杂路口通行
混行路口无保护左右转
通过预判交通参与者行为进行人车博弈
环岛通行
夜间场景环岛汇入驶出
无惧密集车流,提供安全舒适体验
拥堵跟车
高峰期路口拥堵跟车
异形车辆准确识别,通勤顺畅轻松
无保护掉头
精准避让正常通行车辆
决策果断,掉头丝滑
隧道通行
进出隧道,不惧光线变化
全程安心护航
非常规环境感知识别
水雾干扰下目标识别检测
感知场景覆盖更广泛
城市NOA功能涉及到更加复杂的感知环境,对此,G-PAL 3.0系统提供了独到的感知新解:几何伙伴自主研发的4D成像雷达,每秒可输出超60000点的高质量点云,在远距离探测、高空障碍物精准识别方面同样表现出色。结合视觉等其他传感器的跨模态异构信息融合,G-PAL 3.0系统具备强大的全天时全天候感知能力,感知结果精准可靠,同时在复杂光照及恶劣天气条件下展现出更加优越的适应性,为极端场景提供托底感知保障。
安全,是一切智驾功能的底层需求。依托“视觉+4D成像雷达”的雷视融合感知底座,以及软硬件冗余“双保险”的全面护航,G-PAL 3.0系统将为城市NOA等高阶智驾功能的实现筑牢安全底线,打造更加值得信赖的智驾体验。
车位到车位:
点亮城市NOA进阶应用场景
从城际NOA到城市NOA,高阶智驾战火升级,不断拓宽智驾场景的应用边界。而如今,车位到车位正在成为行业下一个竞争焦点,头部玩家大规模开卷的背后,是市场对该类高阶智驾功能需求的持续增长。
车位到车位功能覆盖停车场、园区、高速、城市道路等场景,对智驾系统的底层逻辑提出了更高要求。G-PAL 3.0系统作为行泊一体的高阶智驾系统,具备多个场景功能的软硬件复用能力,可实现车位到车位日常场景通行,展现出卓越的“智价比”优势。
▲ 几何伙伴车位到车位智能驾驶方案
具体而言,G-PAL 3.0系统进一步完善了行车端到端延迟优化,推理延时仅不到30ms,面对行车场景中的Cut-in、鬼探头等突发情况响应更迅速,可实现窄路通行、环岛通行、动静态障碍物绕行、复杂路口无保护左右转、ETC闸机通行等功能。同时,优秀的通用障碍物识别能力,使其在城市复杂道路、施工路段、人机非混行路段同样拥有可靠表现。
另一方面,G-PAL 3.0系统的智慧泊车功能,充分打通了端到端智驾的“最后一公里”。结合“视觉+4D成像雷达”融合感知进一步提升全场景泛化能力,这套泊车方案在白天黑夜、室内室外均可用,并支持跨层停泊、特殊车位、非结构化车位及狭窄车位的识别与高效泊入。
车位到车位这种复杂应用场景的实现,有赖于算法的持续进化。目前,几何伙伴已展开视觉语言模型——GPAL-VLM自动驾驶方案的技术布局。相较于规则生成的参考线和粗轨迹,GPAL-VLM模型将使预测决策网络对于各环节和车辆动作的理解更加全面可靠,为系统提供更拟人化的决策支持,并赋予车辆更强大的场景适应能力。结合数据驱动与算法优化,G-PAL 3.0智能驾驶方案的高配形态将进一步拓展高阶智驾能力边界,实现点到点的顺滑通行。
高阶智驾的本质追求,始终是提供更安全、智能和便捷的驾驶体验。城市NOA不仅是智驾技术方案“秀肌肉”的必争之地,更直接关系到高阶智驾从“可用”到“好用”的体验升维。从众多业界预测中,不难勾勒出未来数年内的智能驾驶图景:城市NOA等高阶智驾功能将如同安全带、安全气囊一样,成为汽车不可或缺的标准配置。
当行业掀开智驾平权新纪元的篇章,城市NOA“上车”更多车型将会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走入大众视野。从技术迭代到量产交付,能否构筑独特的“智驾平权方法论”也会成为检验智驾方案核心竞争力的试金石。接下来,我们还将从算法、域控平台和传感器等关键维度出发,详细阐述几何伙伴G-PAL 3.0系统如何以极致“智价比”方案,助力主机厂打造功能更好用、用户更爱用的城市NOA智驾体验。欢迎关注几何伙伴,敬请期待!